KIUBE┃妳忽視她發出的警告嗎?與她的私密相處之道

噔!噔!噔!紅色警報!紅色警報!

姐妹們!你們的妹妹有發出警告嗎?

有過天氣悶熱、運動流汗、愛穿緊身褲

導致私密處騷癢發炎、白帶增加、散發異味的問題嗎?

那妳一定是忽略掉了某些保護她的關鍵步驟!

快來看看要怎麼更好的呵護她吧!

 


 

私密處構造必知點更需要維持衛生乾淨的地方


女性私密處是指『外陰部』中的大小陰唇,大陰唇從外部可見,由脂肪構成的兩片弧狀皮膚皺摺,表皮上含有汗腺及皮脂腺,外側皮膚則長有許多陰毛作為保護,而這個部位也是最容易散發氣味的地方。小陰唇表皮沒有皮囊,富含皮脂腺與血管,藏於大陰唇的後方內側,兩側外部會形成保護陰蒂的包皮。

外陰部構造是相當敏感的,不但角質層薄弱,也因為與陰道、膀胱、尿道、肛門的距離很近,若衛生習慣不好,上廁所後就容易在擦拭時,把附近的細菌帶到陰道口上,可能出現感染發炎等症狀,一旦被病菌感染,這些部位就容易相互影響,加上陰唇本身會有汗臭味,若未清潔乾淨,加上尿味、經血味,那真的會連自己都受不了吧!

 


陰道內有著許多有益的細菌,幫助私密處的酸鹼值保持在pH3.2~4.5之間,要有健康正常的菌叢運作,就需要這些自然產生的益菌物質,平衡陰道的pH值,殺掉入侵陰道的細菌,並製造一層保護菌附著在陰道壁上,防止其它入侵陰道的物質;一旦破壞了陰道內的菌叢平衡,就容易病菌滋生,導致感染和發炎的問題,如常見的細菌性陰道炎、念珠菌陰道炎,據調查有75%的女性,至少有過一次陰道炎的問題。

 


 

正確的清潔方式過與不及都不行

 

私密清潔保持乾爽是每天都要做的,不過清潔保養也不能過頭,因為陰道其實有自我調節的能力,存在著70﹪的好菌,能維持酸鹼平衡,讓細菌不至於一直生長,但許多女性會因為流汗後或月事來,擔心滋生細菌而特別去沖刷它,實際上外陰部會分泌一些油脂,讓皮膚變得滋潤,同時也形成一層保護膜,如果過度沖洗皮膚反而變得更乾,也會把好菌沖走更容易受到感染;而月經是子宮內膜剝落後的產物,是正常代謝的一環,被陰道排出的過程中,其實就是在自我清潔。另外有些人會擔心自己的味道不好聞,但正常的分泌物,本就會有淡淡的酸味,如果去追求香味反而會破壞陰道健康自然的平衡。  

 

▲圖 / 載自 Pinterst

清洗私密處時要注意力道,因為那邊的皮膚較為敏感脆弱,要小心不要用指甲摳抓、或用清潔用具刷洗,並使用溫水清潔,不可用太強勁的水柱沖洗,必免破壞陰道菌叢環境, 選用清潔產品時,不要挑選有香精、色料、刺激性或含防腐劑成分的產品。

 


 

保養重點觀念做好清潔與保養

 

  • 飲食作息要調整:少吃刺激性、涼性的食物,如酒精、炸物等,多吃益生菌、乳酸菌等幫助調節體質,不熬夜規律作息,能減少私密處反覆發炎感染的風險。
  • 養成多喝水的習慣:透過排尿將細菌排出身體,降低泌尿道感染風險。
  • 保持私密處乾爽:使用衛生棉(條)時,務必選擇透氣性佳的,且必需勤換,約兩小時更換一次。
  • 穿著寬鬆衣物穿著透氣性好、棉質為主的內褲,減少穿著緊身褲、牛仔褲、褲襪等不透氣材質的機會,避免造成私密處悶熱潮濕,引起陰道發炎。
  • 慎選清潔用品:減少使用含香精、刺激性成分高的沐浴用品,可選擇女性專用的弱酸性清潔用品,洗澡時以溫水清潔,避免直沖陰道。
  • 正確地擦拭方向:如廁後『由前往後』擦拭,在家的話可以直接清洗外陰部。
  • 恩愛也要保護好自己:性行為前後都該先適度清潔陰部,事後排空尿液且避免盆浴,也要提醒伴侶清潔包皮部位以免藏垢。
  • 愛美清潔要適度:陰毛具減少摩擦力的作用,也是保護外陰部的一層防護,在除毛時要注意剃刀清潔度及力道,避免破壞毛囊感染毛囊炎。
  • 有異狀要警惕:出現異味或不正常分泌物時,應盡早就醫。 

 

平時會有一些透明的分泌物很正常,那就是所謂的「白帶」,是天然的抑菌劑不用擔心,只要在洗澡時用溫水小心洗掉就好,但如果出現顏色、氣味及分泌量變多的明顯變化,像是灰白色、黃綠色,出現魚腥味、惡臭味、有渣渣,會騷癢紅腫、如廁時出現疼痛感、非月經期間出現血絲,那就要特別注意了,應要去婦產科檢查一下。

 

▲圖 / 載自 Pinterst

私密處的保養其實很簡單,但很多人卻常忽略了這是個需要細心呵護的地方,
其實只要把上述的注意事項養成習慣,有了健康的基礎,就能降低感染的風險喔!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